接过“菜篮子” 拉住“行李箱” 襄阳公交以学促行惠民生暖民心

来自:市公交集团 时间:2024-12-0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襄阳公交党员职工坚持以学促行、惠民便民,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为民服务的小事难事中。

一、坚持精准响应,菜农专线传递城市温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襄阳公交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通过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民意,了解到余家湖片区菜农们多是老年人,经常天没亮就下地摘菜,非常需要更便利、更省成本的运输服务。在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后,襄阳公交推出精准响应式公交,满足沿线菜农需求。根据菜农出行规律,于10月25日开通首条“爱心菜农专线”,采取“大站快运”和“客货分离”的运输模式,加大运力投放,解决菜农搭乘普通公交至农贸市场时储运难、耗时长等问题,有效解决了菜农们的难题。开通的“爱心菜农专线”呵护了菜农的生计,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更传递了和谐互助的“城市温度”,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让公交真正成为群众出行的兜底保障。

二、坚持主动服务,通学公交解决家校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襄阳公交依托客流大数据平台,通过沿线走访了解到位于双沟镇的襄州二中有着较大的学生出行需求。每逢放假,偏远地区学生如何平安归家返校,都是学校家长头疼的难题。襄阳公交主动服务,根据学生出行时间和地点提供定制化公交服务,定制开通了发往黑龙集、石桥、龙王、古驿(黄渠河)、黄龙、黄集6个方向且直达村镇中心和重要聚居区的通学公交,组织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和车况良好的公交车,于学校放假时,提前在校内等候,并发动轮休的管理人员在现场组织秩序、搬运行李,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离校、平安返家。截至目前,该校通学公交已增至21辆,累计服务学生4万余人次,切实打通偏远地区学生归家返校“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信息赋能,市民出行更加高效便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襄阳公交深刻分析当前信息系统应用瓶颈,坚持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企业提升营运效率赋能,全力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基于“公交数字底座”,对线网规划、计划编制、驾驶员排班、营运调度、实时公交以及移动支付等业务场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融合,关注高平低峰客流情况,每年动态调整班次3600余次。通过建立“基础设施数字感知、经营管理在线协同、经营决策智慧化、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数字智慧化运营体系,实现了公交运营的智能化升级。同时,运用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实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定制,每年为市民贴心提供1.09亿次线上出行服务、投诉办理。围绕公交营运生产要素,对“线、车、人、场、站”实施了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管,并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持续优化营运生产组织,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开启了襄阳公交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

新时代新征程,襄阳公交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动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坚持以服务城市发展为己任,以服务群众出行为目标,努力建设“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全力织好“快干支微定”五张网,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保障市民群众安心出行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