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2009年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

作者:admin 来自:襄阳市国资委 时间:2010-01-26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因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等。本报告所列数据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09年以来,我委按照《条例》的规定和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首先,按照《条例》的规定和信息公开资源库建设要求,将我委原公开信息在市政府信息公开资源库中重新发布,共上传信息48条,并更新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同时,按要求上传了在线办事非审批类项目6项、充实了表格下载数据库和便民查讯数据库,及时下载并上传了政风行风信箱群众来信7件。其次,按照市政府办信息公开任务分解及督办工作会议要求, 对市国资委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增设“出资企业”、“便民查讯”、“表格下载”、“办事指南”、“在线办事”、“网友问答”类互动栏目;整合“政务公开”、“政策法规”、“国资监管”版块;增加了出资企业基本情况,丰富了国企改革、产权交易等有关内容,重新上传原网站信息215条。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市国资委网站的功能和作用,制定了《襄樊市国资委网站内容保障方案》,对保障方式、保障措施进行明确,印发了《关于报送国资监管信息等有关情况的通知》,随着网站保障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委网站信息量进一步加大,全年共发布有关信息88条,网站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第三,按照《条例》和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对我委2009年以来掌握、获取和制作的信息,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将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通过网站、公开栏(墙)、报纸、电视、便民手册、简报等形式,在《条例》规定的时限内,主动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公开申请,全部按规定进行了处理。

  二、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为了方便企业和职工群众了解我委工作情况和全市国资监管信息,并能实行有效的监督,我委通过多种有效载体,实行多种形式进行政务公开。

  一是采取网上公开。我们及时将机关的组织机构、服务指南、监督投诉方式等政务信息在市国资委网站进行发布,定期对工作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更新。全年在本单位网站发布信息88条,增设了“便民查讯”、“表格下载”、“办事指南”类便民栏目,发布表格下载9项、办事指南1项、便民查讯1项;明确专人将我委重大工作决策和工作信息及时在市政府网站政府信息资源库相关栏目公开发布,全年共发布信息23条。在政府网站在线办事栏目公布办事项目6项,提供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

  二是通过公示栏公开。我们在机关醒目位置设置了公示栏,将《市国资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公开承诺》、《产权登记应当提交文件》、《企业破产重组预案审核审批流程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内容等事项进行公开,满足群众办事的需要,也有利于群众监督。2009年下半年,我委在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及时将有关事项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获得了群众好评。

  三是利用新闻媒体公开。对于国有产权转让、资产划转需要在媒体上公告的重要事项,我们均按要求办理。按照有关规定在《襄樊日报》等媒体上发布兵装集团重组湖北制药、湖北中天爱百颗药业债务重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事项、召开民主生活会、学习宣传《企业国有资产法》、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进展等重要信息。

  四是通过简报和宣讲公开。我们通过编发《要情报告》、《国资监管与国企改革》简报,及时反映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动态和情况,分析研究国企改革、国资监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十分注意对来委咨询政策和上访职工进行政策宣讲。一是通过组织干部走访企业职工,加大国企改革政策宣传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信访接待制度,委领导现场解答上访群众提问。2009年以来,共接待职工上访、政策咨询300余人次,通过认真解答群众问题,宣传国企改革有关政策。另外,针对群众关心的国企改革、国有产权转让等问题,我们配合宣传部门编印宣传手册,为宣传政策、解惑释疑发挥了应有作用。

  三、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09年,我委共接待职工政策咨询300余人次,共接到网上咨询7件,解答和回复率100%。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2009年,我委未发生因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五、依申请公开的收费情况

  2009年,我委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未实行收费制度,全部免费提供。

  六、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我委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为了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我委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履行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等职责,切实保障了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开展信息公开学习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颁布以来,我委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全体干部对《条例》进行了系统学习,提高了全体干部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另外,安排信息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7月份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资源库专题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贯彻实施《条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和领会,增强了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公开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以及公开的途径、方式、技术操作规程和要领,为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机制及制度规范。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制度是保障。为了建立与信息公开相适应的高效快捷的运行机制,形成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我们在原有《市国资委政务公开预审制度》、《市国资委政务事项告示制度》、《市国资委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市国资委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了《襄樊市国资委网站内容保障方案》,对保障方式、保障措施进行明确,印发了《关于报送国资监管信息等有关情况的通知》。2009年,随着网站保障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委网站信息量进一步加大,网站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按照《湖北省政务信息公开暂行规定》要求,规范政务信息刷新周期和更新时段,明确公众或企业反馈意见的受理时限。鼓励公众或企业对市国资委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对未按要求完成的,提出相应的处罚措施。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更新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新产生的信息,还存在公开不及时,没有在《条例》规定的时限内公开的情况。

  2、信息公开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我单位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是网站,其他途径采用较少,还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

  (二)改进措施

  1、加强考核和督办。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检查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兑现,督促各科室、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建立起各负其责、运转协调的信息公开长效机制,深入扎实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丰富公开形式。在进一步提升单位网站服务功能、完善网站公开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公开渠道,不断丰富信息公开的形式,保障社会公众便利获取相关信息。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信函联系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让社会公众对我委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并根据评议结果完善制度、改进工作,实现政务工作的透明、公开、廉洁、高效。

二0一0年一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