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国资委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自:市国资委 时间:2024-01-15

2023年,襄阳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法治国企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现将市国资委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机关干部学习计划。委党委组织开展了2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专题研讨。利用委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集体学习日,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重要论述,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同时,督促9家出资企业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教材,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专题研讨,通过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依法治企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安排部署。召开委党委会、主任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工作4次,听取汇报,解决国资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襄阳市国资系统2023年法治建设及指导监督工作计划》《襄阳市国资委2023年普法和诚信宣传工作计划》,明确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推动中央、省市委相关决策部署在国资系统落实落地。研究制定《出资企业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任务清单》,从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普法工作、推进依法治企等5个方面,明确18项具体工作任务。

(三)严格依法科学决策。严格执行《襄阳市国资委及出资企业重大事项法律审核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2023年审核规范性文件、公司章程、重大事项等12件(次),提请委法律顾问对《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操作指引》《襄阳市国资委与国开基金股权回购协议》《市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预收资金账户划转市财政协议书》《襄阳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进行了法律审核。对市国资委起草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3份文件提出处理意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凡重大行政决策和诉讼案件,均提请法律顾问进行研究、论证。

(四)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今年以来,围绕加强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董事会建设、主业管理、投资管理、产权管理、财务管理等,先后研究拟定《襄阳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关于市属国有企业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有关事项的通知》《襄阳市国资委关于加强出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9项制度,根据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要求,修订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健全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本的运行机制。出资企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2023年以来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122项,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规范和指引作用。

(五)大力推进法治国企建设。一是压实工作责任。研究制定《出资企业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层层压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将推进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工作要点,并纳入法治建设年度考核内容。各出资企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推进企业法治建设工作。二是持续推行总法律顾问制度。督导企业加强法律事务机构建设和法务工作队伍建设。目前,11家出资企业全部配备总法律顾问,均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同时21名员工取得公司律师资格,构建了企业总法律顾问、外聘律师、公司律师、法务机构工作人员相结合的法律工作体系。企业全面落实重大事项法律审核制度,今年以来,审核合同、重大决策、规章制度共计601项次,制定或修订管理制度122 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今年以来,根据全市“八五”普法中期验收工作部署,对出资企业“八五”普法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督促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创新学法普法形式、完善合规管理、提升依法治企能力。组织开展法治国企建设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篇,总结了工作经验,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推进法治建设的方向和措施。四是强化考核评价。组织召开2023年度企业总法律顾问述职评议会,对企业总法律顾问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通报。对企业上一年度法治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并通报,总结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持续推进依法治企工作。

(六)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制定《襄阳市国资委2023年普法和诚信宣传工作计划》,通过在线学习、集体学习、内部讲课、专题讲座、集中研讨、观看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开展法治学习教育30余次。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制作法治宣传小视频6个,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民法典、法治建设集中宣传月等系列宣传活动,均取得了良好成效。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形式,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国务院国资委“法治讲堂”活动和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网上法律培训。按年度安排和有关要求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企业国有资产法、保密法、财务监督管理办法、金融风险防控等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机关干部通过学法用法平台、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学法用法活动,“无纸化学法”学习人数达100%,完成学习任务人数达100%。组织观看庭审直播《王宝瑞与本溪市国有企业遗留事务管理中心劳动争议案》。邀请法律础问和企业法务负责人进行公司治理、企业合规专题法律宣讲。各出资企业也邀请法律专家和教授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知识产权等法律专题培训26期,培训干部职工8000多人次。

(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优化国资监管方式,围绕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以“管好资本、放活企业、不干预经营”为原则,对《襄阳市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2021版)》进行全面修订,制定《襄阳市国资委法定审批事项及权利事项清单(2023版)》,确定了法定审批(备案)事项26项,法定权利事项15项,共计41项,较2021年版权责清单减少29项。二是落实惠企政策。为帮助我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恢复发展,根据省国资委《关于2023年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的通知》要求,督促出资企业落实减免房租政策,对承租其房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1个月租金减免、3个月租金缓缴,2023年累计减免租金355.37万元,惠及409户市场主体。三是切实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将信用建设纳入出资企业法治信用建设工作要点和年度考核工作内容,研究制定《襄阳市国资委2023年普法和诚信宣传工作计划》,组织出资企业开展了“3·15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日”等相关信用相关宣传活动。多家出资企业被评为法治信用建设先进单位,其中汉江国投获评AAA级信用等级,汉江控股及其2家控股子公司荣获湖北省第十六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汉江控股获得中诚信AA主体信用评级,鼓楼商场荣获“七天无理由退货优秀示范单位”,市水利水电工程团七届蝉联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荣获“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级企业”“纳税信用A级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襄阳市国资委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少数企业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有待提高。极少数领导干部对学法用法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学法与用法相脱节现象,习惯于以人治思维处理工作、解决问题。

二是个别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未纳入经营管理全过程。个别企业对法律风险防范重视不够,对重大决策、重要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论证和审核把关不够严格,存在决策不科学、投资难盈利现象。

三是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有待增强。少数企业法治宣传教育依然沿用老套路、老办法,在方式和载体上创新不够,没达到形式与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是制度落实力度有待加强。少数企业对落实制度重视不够,在“三重一大”决策、公司规范运行上还存在程序不到位、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委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年召开法治建设工作培训会议4次,围绕法规知识学习、强化解决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展开培训研讨。带头完成在线学法和考试任务,所属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完成网上学法考试,优秀率达到100%。

二是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委主要负责人将企业法治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依照《襄阳市国资委党委会议议事规则》等规范决策程序,2023年主持召开党委会研究重要事项123次,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重要事项9次。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襄阳市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进行全面修订,研究出台《襄阳市国资委法定审批(备案)事项及权利事项清单(2023版)》。围绕加强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董事会建设、主业管理、投资管理、产权管理、财务管理等,出台规范性文件6件,修订规范性文件3件,废止规范性文件1件,国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推进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全面落实法律审核制度。委主要负责人全面推进国资系统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目前11家出资企业全部配备总法律顾问,均聘请专业律师担任外聘法律顾问。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法律审核制度,出台规范性文件、决定重大事项、签订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事前全部提交法律顾问审核。2023年,提交委机关法律顾问审查规范性文件、公司章程、重大事项等12件(次)、审查合同文本2份,协调办理襄阳德利居物业公司和冠通公司行政诉讼案件2件。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4年,襄阳市国资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结合我市推动法治国企建设的实践,提升法治国企建设水平,强化我市国资委系统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依法治企的能力。

一是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持续推进“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形成企业负责人定期学法制度。定期组织全员法律轮训,促进“法律进决策、法律进业务、法律进部门、法律进班组”。

二是大力推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引导出资企业进一步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法律风险防范嵌入到投资和经营管理流程中,并使之成为刚性约束。

三是加快打造合规经营管理体系。督促出资企业建立健全由总法律顾问具体组织、法律工作部门负责综合管理、相关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内部规章和商业道德。

四是加强法律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出资企业健全完善法治建设纵向工作指导网络和横向工作协调网络,配齐配强专职法治建设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加强专职队伍的教育培训。

五是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针对制度在企业落实不到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检查方案,组织开展检查。

六是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强化监管。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指引,优化考核办法。注重全过程监管、分层分类监管,强化监管协同。强化风险管控机制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